中药真的没副作用吗并非危言耸听

脸部白癜风图片 http://pf.39.net/bdfyy/bdfjc/180416/6169694.html
科普知识中药

点击上方蓝字"吻食西域"↑免费订阅健康好文

“中医将亡于中药?”2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孙晓波说,这是对于中药质量的一种忧虑,中药的质量和资源可持续问题将会对中医的发展带来影响。

在谈及中药材质量时,孙晓波说,“现状堪忧”。受利益驱动,药材市场发展呈现“重产量、轻质量”的特点。近年来,药材盲目引种,膨大剂、农药等过度使用、任意缩短种植年限,直接影响药材品质,制约中医药行业发展。

“通过各地调查发现,野生变家种、道地药材异地种植,加上土壤中的重金属等,这些都可能影响到药材种植的质量。”孙晓波还说,真正能够入药的叫药材,临床上才有效,所以,药材质量关乎中医生死存亡,关乎民众用药安全。

“中医毁于中药”并非危言耸听

年全国药品质量抽检不合格药品共计有批次,其中中药材占比高达76.12%。

掺假、造假花样繁多,中药质量实在堪忧。

掺伪

中药造假最常见的手段之一,主要集中在资源稀缺、正品产量较少的药材品种,多是将近似品种或者形状相似的品种掺入正品中,例如将凉山虫草掺入冬虫夏草,覆盆子中掺入树莓或山莓、藏柴胡、锥叶柴胡冒充柴胡覆等。

掺杂

这是造成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是掺入药材的非药用部位,例如:柴胡、细辛等掺入较多地上部分,夏枯草使用整个地上部分。

模制

根据药材的形状与特点制成模具,用淀粉、石膏粉、聚氯乙烯塑料等材料入模制成中药材,经染色整理等手段制成完全能够以假乱真的冬虫夏草、金钱白花蛇、何首乌等名贵药材。

染色

多用胭脂红、赤藓红、苏丹红、柠檬黄等色素或有机染料改变假药、劣药的外观,增加色相,此类染料毒性大,致癌、致畸风险大,消费者服药后副作用极大。

增重

多见于将无机盐、泥沙以及其他物质加入贵细药材,动物药材等,增加其重量。常见的增重行为有:将本应禁食空腹处死的土鳖虫喂入大量泥沙和饲料后致死,在水蛭、海马体内注胶。

中药材造假问题由来已久,造假手段也越来越“高明”。随着近些年来国家监管打击力度的加大,行业整体环境已经有所好转,中药材及饮片的抽检合格率逐年增高,但造假问题仍不容忽视。

医是枪,药是子弹,只有医好、药好才能够看好病,中医才能生存和发展。

我搞了50年药,现在的中药连我自己都不敢吃。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司司长骆诗文说,有的颗粒饮片还没有立项、鉴定和批准,没有经过任何监管部门认可,就拿到市场上卖,我说你们能给吃吗?他们说不能。

我说你们都不敢吃,为什么敢拿到市场上卖呢?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去打工了,老人在家带孩子。山上的草药没有人去采,金银花、山枝子什么的都没有人去采。不采的话,不就完了吗?

类似黄芩现在源生的基本都没有了,有的在黄芩中掺桑寄生,还有甲片,云南那边有甲片卖,我说我买一斤,结果不行,为什么?他告诉我,你这个不能打成粉。他说里面的甲片是塑料做的,还有猪蹄甲,一炒都粘在一起,根本就不能打粉。还有现在甲片炒完以后加盐水,甲片上面出现一层霜,增加重量呀!

当归,过去的当归只有三到四个根,现在没有头,头都用来出口了。一些医疗单位的中药房,药斗里的当归基本上都是根须。为了出口,好多药品都提取了有效成分。

黄芪、党参、川芎、枸杞子等都提取了,出口给日本、南韩、美国做保健品了。可是有些市场没有人去管。都是三个月前就发一个通知,说下个季度要查几种药,等于通知市场事先做好准备。现在抽检送到药检所时间要一个多月才能得出结论,发现假药要去查处时,造假者早已逃跑。不重视市场监管,不重视经验鉴别,只重视理化鉴别,使造假者有机可乘。

有的把一二等的都挑出出口了,国内有些病人吃的都是三等以下的药材,你说还有多少疗效。

体制改革,农村分田以后,药田都是千家万户自己种。种药主要是靠市场价格调节,哪个价格上涨,农民就种,哪个价格低了,农民就不种了。哪种方法长得最大最快就用哪种方法。我们过去加工桔梗都是生长了两三年的,现在人工种植一年就可以了。还有杜仲现在拿出来没有丝的,因为0.4以上的都出口了,现在是薄皮和枝皮的,根本就没有丝。疗效相差极大。

药材的质量状况如此,我想现在有些中药,不是危言耸听,可能会吃出问题。

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患者与中医药之间的媒介,中药材的真假伪劣,不仅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也影响着中医药的行业健康发展。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zhoubdf.com/afhpz/126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