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27日上午,“中华中医药学会十二项中成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启动会”在北京商务会馆隆重召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等有关部门领导出席,来自全国17个省市,52家科研和临床单位的余名标准制定专家、临床专家、方法学专家和10家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年5月27日上午,“中华中医药学会十二项中成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启动会”在北京商务会馆隆重召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等有关部门领导出席,来自全国17个省市,52家科研和临床单位的余名标准制定专家、临床专家、方法学专家和10家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大会上郭宇博、付强、杨克虎三位专家分别就中成药标准化制定的工作指南、标准化制定的作用与意义、GRADE法在循证指南与共识制定中的应用做了精彩的解读与介绍,谢雁鸣首席研究员汇报了“十二项中成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项目的工作进展。
启动会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机关常务副书记张为佳教授主持。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解放军医院杨明会教授致辞。
张为佳书记宣读了专家委员会名单:
一、专家指导组
王永炎、晁恩祥、孙塑伦、翁维良、杨明会、高思华、肖承棕、林兰、刘平、谢雁鸣。
二、方法学专家组
杨克虎、詹思延、刘建平、武阳丰
三、品种专家委员会
张允岭、马融、张洪春、冯兴华、侯丽辉、王融冰、郭蓉娟、高景华、王健、李素云、马云枝、唐启盛、李泽庚、曹彬、丁樱、李秀惠、赵建军、肖永庆、杜慧兰、金哲、马堃、高利、张明雪、邹忆怀、温成平、吕文良、李军、鲁卫星、胡元会、魏军平、赵进喜、杨晓晖、王新志、崔红、史大卓、苗青、谢颖桢、倪青、梁会亮、谢敏、李振。
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主任郭宇博教授解读《中成药专家共识制定工作指南》,介绍了中成药专家共识制定的意义、技术方法和工作进展。
国家标准化研究院付强主任详细介绍了标准化的产生与发展以及标准化制定的意义与作用。
兰州大学杨克虎教授作了《基于GRADE法的循证指南与共识的制定》的精彩报告,详细介绍了国内外指南制定的现状与问题、国际标准GRADE法的发展情况以及在循证指南与共识制定中的应用。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谢雁鸣首席研究员汇报了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灯盏花素等中成药品种共识项目的牵头人、专家指导委员会构成、各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共识研制的技术方案。
以上议程完成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启动会》在分会场继续进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临床应用专家共识项目指导委员会由孙塑伦教授、王永炎院士、翁维良研究员、谢雁鸣研究员等专家强强联合组建,此次《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启动会》云集全国各地标准制定专家、临床专家、涵盖来自北京中医院、长医院、河南中医院医院、科研院所等7位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
首先,会议主持人王健教授介绍了本次专家共识制作背景及本次会议主要任务,并汇报了专家共识研制工作进展。随后,会议成员通过讨论有关临床应用与安全性问题,与会专家提出以下意见:
1.临床适应症方面,将此次专家共识添加在说明书的注意事项部分,要明确应用于缺血性中风病的具体时期、病情轻重程度、梗死部位、微循环的部位;除按说明书用药外,临床中对冠心病心绞痛心前区刺痛及心肌缺血临床效果亦佳,对于降压也有良效,但有待寻找临床证据支持。
2.中医证候方面,针对缺血性脑卒中疾病,部分专家建议应用于痰瘀互结证,并认为用于痰证证据不确凿,应寻找证据。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疾病的中医证候,专家建议应用于血瘀阻络证和气滞血瘀证。
3.临床用药方面,专家建议根据中医理论建议在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时可以配伍行气药,说明书中提及“不宜与碱性药物配伍”容易引起歧义,此外不良反应中提及患者会出现胸闷、头晕等症状,与缺血性脑卒中和冠心病心绞痛自身疾病所表现的症状相同,要进行区分。专家还强调临床上出现出血指征时,要立即停药。
4.对于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应系统收集整理相关文献,并与国家不良反应自发呈报系统和临床上的主动监测试验相结合,完善说明书中的不明确问题。
最后会议明确共识旨在为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提供合理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指导性建议及推荐意见,从而引导医生做出正确的临床决策行为,降低医疗成本,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此次专家共识,本着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国家标准协调发展的原则,开展名优中成药临床应用研制工作,系统整理名优中成药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应用情况,夯实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修订工作基础,同时对于中药的规范使用和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中成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也是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内容,本共识的研制有助于推动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发展,也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临床合理规范使用提供了依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