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誉为妇科圣药,不仅因其药用价值,更因能烹饪出千年的美味;它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也承载了古人的情感,如辛弃疾诗中所言“山草旧曾呼远志,故人今日寄当归”。当归,这一身是宝的草本植物,实为伞形科当归的干燥根,拥有多个别名,如干归、马尾当归等。其主产地位于中国甘肃东南部,尤以岷县产量多且质量上乘,云南、四川、陕西、湖北等地也有栽培。说到当归的“当”字,这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在唐代,它被称为当州,大致位于现今甘肃南部与四川北部的交界地带,即今天的甘肃岷县一带。岷县,这片古老的土地自古便是当归的道地产区,因此又被誉为岷当归,享有“中华岷归甲天下”的美誉。当地人在这片土地上种植当归已有近年的历史。在公元年,岷县宕昌国王更将当归作为贡品献给了梁武帝,自此,岷县当归便开始在中原声名鹊起,其后的余年里,这一地位始终未曾动摇。
当归的传说故事一:在古代的云南边疆,有一个新婚不久的青年药农。为了生计,他决定进入深山挖药。临行前,他泪眼婆娑地嘱咐妻子,若三年未能归家,便允许她改嫁。然而,青年一去便是三年,由于山林密布、路途遥远,他与家中的联系断绝。在这三年里,妻子因思念和担忧而气血两虚,患上了严重的妇女病。当她瘦弱不堪、神情疲惫时,甚至受到了婆婆的劝说改嫁。然而,在她心灰意冷之际,丈夫竟意外归来。妻子哭诉自己的苦衷,而丈夫则深感愧疚,遂将采摘的草药交予她。出乎意料的是,这草药竟奇迹般地治愈了她的妇女病。为了纪念这段经历,人们将这种草药命名为“当归”,寓意“当归即归”。
故事二:三国后期,姜维在坚守剑阁时,母亲被司马昭抓捕。当姜母得知儿子不仅未以身殉国,反而率兵投敌时,愤怒至极并写信斥责。姜维深感为难,一方面不想违背母亲的意愿,另一方面又不想坏了国家大事。此时,他灵机一动,抓了两包中药:一包远志,一包当归,托送信人带回给母亲。姜母一看便知其意,深感儿子的一片孝心。在四川剑阁的姜维祠中,有一副对联道出了他的心境:“雄关高阁壮英风,捧出热心,披开大胆;剩水残山余落日,虚怀远志,空寄当归。”这也反映了当归在古代医药中的地位和价值。
此外,《本草汇言》等医药典籍也记载了当归的广泛应用。它被誉为“妇科要药”,对于血虚证和虚冷证有着显著的疗效。《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当归能治疗咳逆上气,润肺气,同时对温疟寒热、皮肤中的风寒以及血虚证、虚冷证等有显著疗效。此外,当归还能治疗妇人漏下、绝子等荣血不足的病症,以及各种恶疮疡、金疮等荣血火郁及受伤之病。通过煮饮当归,可以使其药效四达,通行诸经。
《神农本草经疏》中进一步阐释了当归的补益功效,认为其能禀土之甘味,吸收天之温气,从而补益气血,调经止痛。
而《本草纲目》则详细列出了当归的多种功效,包括补血、活血、润燥和滑肠。这些医药典籍的记载,共同构成了当归在古代医药中的重要地位。
当归的功效当归,这一传统中药材,在医药领域中发挥着广泛而显著的作用。其功效和作用主要涵盖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首先,当归被誉为“补血活血”的良药。它能够显著促进机体造血功能,有效提升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含量。这一特性使得当归在传统中医中备受推崇,同时现代研究也证实,其对于血小板聚集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有助于减少血栓的形成。
其次,当归在妇科领域的应用尤为突出。它常被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以及虚寒腹痛等症状,展现出卓越的调经止痛功效。此外,当归还能有效调节子宫功能,既能在未加压时对子宫产生轻度的抑制作用,促进血液通畅,也能在加压时使子宫收缩变得有节律且缓慢,从而为子宫肌肉提供充分的休息,增加收缩率。
再者,当归的润燥滑肠功效也不容忽视。它常被用于治疗肠燥便秘等症状,通过服用后能润肠通便,有效缓解便秘困扰。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当归还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美容养颜佳品。在古代医药典籍中就有记载,其活血作用不仅有助于治疗妇科的瘀血病,还能促使血液循环保持通畅,使人面色红润,焕发青春光彩。
当归的食用方法当归的食用方式多样,包括泡水、泡酒、炖汤和煮粥等。接下来,将介绍几个经典的食用方法:
当归补血汤此汤源于金元时代的李东垣,是他所著的《内外伤辩惑论》中的一剂益气补血方。它由黄芪和当归以5:的比例组成,煎水服用即可。其中,黄芪负责补益脾肺之气,从而为气血生化提供源泉;而当归则能补血养营,为造血提供必要的物质。
当归生姜羊肉汤此汤出自《金匮要略》,具有温中补虚、祛寒止痛的功效。它包含当归、生姜和羊肉,煮取后的汤汁温热服用,对年老体弱或畏寒者尤为适宜。但需注意,发烧、上火或咽喉疼痛者不宜食用。
四物汤此方是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养血活血之方。其药物组成为熟地黄、当归、白芍和川芎,被誉为“妇科第一方”。煎水服用后,能有效补血养血。
当归鸡蛋红糖水这道甜品结合了当归的补益功效与鸡蛋、红糖的营养,制作简单且美味。将当归片煮沸后加入鸡蛋和红糖,继续煮制即可享用。它不仅能补气补血,还能调经补虚。
当归的三个关键部分当归被细分为头、身、尾三个部分。其中,当归头紧邻茎部,相当于人的腰部位置的是当归身,而下方的须子则构成了当归尾。这三个部分在中医中各有其独特的治疗作用:当归头擅长止血,当归身则主要用于养血,特别是在血虚导致面色不佳时,当归身能够发挥其效用;当归尾则侧重于行血和活血。而当归整体,即“全当归”,则既能补血又能活血,被统称为和血。
当归的禁忌人群当归,这一甘温润补的中药材,在现代养生领域备受推崇。然而,并非所有人群都适宜服用。以下五类人群在服用当归时需特别谨慎:
出血期间患者当归虽能补血,但其药性辛香,可能扰动血络,导致出血。因此,女性月经期间及鼻出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等患者,应避免盲目使用,需待血脉宁静后再考虑。
内热者实热或虚热体质者均不宜服用当归。因其辛温助阳,上火者服用无异于火上浇油,应避免使用。
青少年儿童及婴儿生长中的孩子阳气旺盛,摄入当归这类燥烈走窜的药物,易引发上火和性早熟,因此不宜服用。
孕妇当归的药性走而不守,可能因胎热而引发胎动现象,孕妇应慎用。
感冒发烧患者感受外邪者不宜服用滋补药物,以免闭门留寇,影响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