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是妇科常见的临床症状,也是很多女性朋友每月都要经历的一次痛苦体验。痛经的疼痛等级,可以简单分为轻、中、重度。当疼痛来袭,除了喝红糖水,你还了解其他的对治方法吗?
痛经也是分等级的
1.轻度痛经,经期小腹有微微坠痛,常伴有轻微的腰酸。2.中度痛经,疼痛感加剧,无法坐立,需要在床上休息,而且,腰部的酸痛感觉更严重。3.重度痛经,经期腹痛难忍,而且腰骶部酸痛必须吃止痛药才能缓解疼痛。温经通络很重要
1.保暖。可以用暖宝宝热敷小腹,能很快减轻痛感。有痛经史,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小腹不能受凉,戒生冷刺激的食物,经期要完全戒冷饮,切记!2.艾灸。艾灸能调理减缓痛经,痛经发作时,艾灸神阙。如果从根本上调治,一般在经期前一周,艾灸关元、命门、子宫、归来等穴位,连续灸3个月经周期。3.泡脚。如果痛经伴有手脚凉,可以在在经期前几天就开始泡脚,水深最好达到小腿肚。4.喝杯热茶。用桂圆肉、红枣、冰糖煮杯热茶,可以调气补血,缓解疼痛。5.穴位按摩。痛经发作的时候,可以在太冲穴、三阴交、血海、足三里、十七椎下找压痛点,进行按摩,能很好地缓解痛疼。对证贴敷、调体很重要
1.气滞血瘀型。小腹胀痛拒按、经量少、行经不畅,舌质比较紫暗或者有瘀点。可用川芎、元胡、当归等,贴敷神阙,关元,双子宫穴,配合活血化瘀和疏肝理气的中药调理。2.寒凝血瘀型。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减,月经量少、经期延迟。肢冷畏寒,舌苔白。脉比较沉紧。可用肉桂、附子、元胡等,贴敷中脘、神阙、命门、关元、双子宫穴,配合温经散寒,化瘀止痛的中药调理体质。3.湿热瘀阻型。经期小腹疼痛,有灼热感或者是痛连腰骶。平时会伴有经期的延长或者月经量多,白带增多,黄稠,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可用大黄、芒硝、元胡、苍术,黄柏等,贴敷关元、神阙、双水道穴。配合清热利湿的中药调理体质。4.气血虚弱型。小腹隐隐作痛,月经量少、颜色比较清晰,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舌质淡。可用当归,黄芪,元胡等,贴敷中脘,关元,神阙。同时配合补益气血的中药调理体质。5.肝肾亏损型。小腹绵绵作痛,痛连腰骶,月经量少、颜色比较暗淡,伴有头晕,耳鸣,健忘,失眠,舌质淡红,苔薄白。可用白芍,续断,元胡等,贴敷中脘,神阙,关元穴。同时配合补益肝肾的中药调理体质。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