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川芎

川芎(学名:Ligusticumchuanxionghort),栽培植物,主产于四川(灌县),在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生长于温和的气候环境。是一种中药植物,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

植株性状

根茎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直径1.5-7cm。表面黄褐色至黄棕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类圆形凹窝状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细小的瘤状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灰黄,具波状环纹形成层,全体散有黄棕色油点。香气浓郁而特残,味苦,辛,微回甜,有麻舌感。以个大饱满、质坚实、断面色黄白、油性大、香气浓者为佳。

药用价值

性味

辛,温

《本经》:味辛,温。

《吴普本草》:黄帝、岐伯、雷公:辛,无毒,香。扁鹊:酸,无毒。李氏:生温,熟寒。

《唐本草》:味苦辛。

《本草正》:味辛微甘,气温。

归经

入肝、胆经

《汤液本草》:入手足厥阴经、少阳经。

《药品化义》:入肝、脾、三焦三经。

相克

恶山茱、狼毒,

畏硝石、滑石、黄连,反黎芦。

用法与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1~2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阴虚火旺,上盛下虚及气弱之人忌服。

功能主治

行气开郁,祛除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本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

??《别录》: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温中内寒。

??《药性论》:治腰脚软弱,半身不遂,主胞衣不出,治腹内冷痛。

??《医学启源》:补血,治血虚头痛。

??《纲目》:燥湿,止泻痢,行气开郁。

??《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破症结宿血,养新血,长肉,鼻洪,吐血及溺血,痔瘘,脑痈发背,瘰疬瘿赘,疮疥,及排脓消瘀血。

附方

川芎茶调散《局方》

?组成:薄荷叶(不见火)八两,川芎、荆芥(去梗)各四两,香附孑(炒)八两(别本作细辛去芦一两),防风(去芦)一两半,白芷、羌活、甘草(爁)各二两

?煎服法:上药为细末,每服一钱,食后茶清调下

?功效:治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痛,鼻塞声重,伤风壮热,肢体烦疼,肌肉蠕动,膈热痰盛,妇人血风攻疰,太阳穴疼,及感风气

川芎丸《宣明论方》

?组成:川芎一斤,天麻四两。

?煎服法: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两作十丸。每服一丸,细嚼,茶酒下,食后。

?功效:首风旋晕,眩急,外合阳气,风寒相搏,胃膈痰饮,偏正头疼,身拘倦

胶艾汤《金匮要略》

?组成:芎劳二两,阿胶二两,甘草二两,艾叶三两,当归三两,芍药四两,干地黄六两。

?煎服法:右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渣,纳胶令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作。

?功效:治妊娠腹中痛(胞阻)

生化汤《傅青主女科》

?组成:当归八钱,川芎三钱,桃仁十四粒(去皮,尖,研),黑姜五分,炙草五分

?煎服法:用黄酒、童便各半煎服

?功效:治新产块痛

编辑/马一铭

图文均来自网络及相关资料

期待你的

分享

点赞

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zhoubdf.com/afhpz/1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