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索引养血清脑颗粒对缺血性卒中患者

养血清脑颗粒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行为能力改善作用的临床评价支惠萍,任宏丽,郭小飞(医院神经内科,上海市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三高一低”(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治愈率低)的特点,在发达国家,该病已成为第三大致死疾病,第一大致残因素,我国每年中风死亡人数达百万,存活者常留有不同程度的认知、行为能力减退,造成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探讨废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已迫在眉睫.近年来,笔者应用养血清脑颗粒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其认知、行为能力改善作用进行评价,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标准

1.1.1诊断标准:符合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断标准[1],且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

1.1.2病例纳入标准:(1)临床诊断符合脑梗死,排除脑出血;(2)发病1周以内;(3)无全身严重并发症。

1、1、3病例排除标准:(1)不符合以上人选标准者;(2)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患者;(3)伴其他脑部器质性病变如脑肿瘤等;(4)严重精神疾病、痴呆者;(5)过敏体质。

1.2评定标准

1.2.1认知功能: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R)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定向力、计算力和注意力、即刻记忆和延迟记忆、语言等变化。

1.2.2行为能力:采用Blessed行为量表(BB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改变、习惯改变、人格、兴趣、内驱力改变。

1.2.3血压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测量卧位和站立位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2方法

2.1分组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63例患者分为两组,即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1例进行对照研究。两组年龄、性别及病情等一般情况,见表l。

表1治疗前2组患者一般情况对比

Tab1Comparisonofgeneraldatabetween2groupsbeforetreatment

注:两组各项指标经分组t检验.卡方检验无统计学差别.P值均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养血清脑颗粒,每次1包(4g),每天3次口服;治疗组采用复方阿米三嗪(都可喜)片,每次l片(40mg),每天2次口服。

2.3观察方法

两组患者分别在首次就诊、3月后进行MMSE—R积分、BBS积分、血压的测评。

2.4统计方法

治疗前后MMSE—R积分、BBS积分、血压值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汁数数据采用卡方检验,治疗前后计量数据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问汁量数据比较用分组t榆验。

3结果

3.1认知改善

养血清脑颗粒对患者认知能力的改善情况,见表2。

表22组治疗前后MMSE—R积分比较(±S)

Tab2ComparisonofMMSE—Rscalebetween2groupsbeforeandaftertreatment(j±s)

注:经组内t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营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差异有显著统汁学意义(P,P)。组问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认知功能差异没有显著统汁学意义(P0.05),治疗后认知功能差异存在显著统汁学意义(P0.05)

3.2行为改善

养血清脑颗粒对患者行为能力的改善情况,见表3。

表32组治疗前后BBS积分比较(±)

Tab3BBSscaleof2groupsbeforeandaftertreatment(X±S)

注:经组内t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O.05,P)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

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差异均无显著统汁学意义(P0.05)

以上结果说明,对照组与治疗组在治疗3月后认知、行为能力均较人院时有明显改善。在治疗3月后,治疗组在认知能力改善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3.3血压改变

养血清脑颗粒对患者血压改变情况,见表4。

表4治疗前后患者卧、立位血压变化

Tab4Supine/standingsystolicanddiastolicBPvaluesbeforeandaftertreatment

注:经治疗前后组内配对t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卧、立位收缩压和舒张雎变化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O.05)

本研究未能显示出养血清脑颗粒埘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压的干预作用,值得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4讨论

脑卒中是现今人类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也是三大疾病中发展最快、恢复最慢、死亡最多、致残最重的病种,给家庭与社会带来极大危害。在我国,中风患者有万~万,且每年新增中风患者万一万,死亡8O万一万,因此,寻求有效治疗方式已成为当前医药学上的攻关重点,本临床研究通过评价养血清脑颗粒对缺血性卒中认知、行为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探求改善缺血性卒中预后行之有效的方法。

脑血管疾病引起的高级神经活动的智能障碍有很多种,其中认知、行为能力减退是重要方面,以神思迟钝、遇事善忠、理解多误、计算能力差为主要特征。早期表现为近期记忆力的减退,时间和地点定向也常发生障碍,或可伴有神经衰弱症候群,症状波动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智能缺损逐渐加重,直至出现严重痴呆状态。

中风的病因病机,多责于年高气血亏虚、肝肾不足,气虚则行无力,瘀血内生,肝肾不足则阳亢于上,血随气逆上冲于脑,发为中风。根据“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中医理论,治疔中风当益气行血,养血通络,兼以平抑肝阳。养血清脑颗粒的主要成分有川芎、当归、夏枯草、熟地、决明子、白芍、珍珠母、细辛等。其中,川芎为血中气药,辛温走串,具有行气活血之功。当归补血行血,熟地、白芍皆有滋阴补血和阳的作用,而当归与熟地同用,具有滋阴养血,祛瘀不伤阴血的作用,这四味药台用组成养血经典方剂四物汤。此外,方中决明了、复枯草、珍珠母有清肝热、抑肝阳之救,细辛则可通窍化瘀,全方共奏养血行血、平肝通络之功,恰合中风病机。

现代医学研究显示,养血清脑颗粒可使颈动脉血流增加,软脑膜毛细血管网交义点数增多。血管口径变大,并可对抗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离体动脉收缩。它还通过抑制血小板的异常聚集,调节颅内血管的收缩,增加脑血流量及血流速度,提高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3,4]。另有研究显示,养血清脑颗粒可通过干预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发挥降压作用和对肾脏的保护作用,还具有降低内皮素和升高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一氧化氮作用,在轻度降压同时调节血管活性物质的[5,6]。而在本研究中,未发现养血清脑颗粒对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压有叫显影响,值得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结果显示,养血清脑颗粒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行为能力改善作用效果肯定,而治疗前后血压值术见明显改变。在整个用药过程朱见明显良反应,是值得推广使用的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一种安全、有效药物。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29(6):.

[2]SchindlerRJ.Dementiawitheerebrovasculardisease:thebenefitsofearlytreatmentlJJEurJNeurol,2,l2(3):l7.

[3]俸军林,曾爱源,杜云鹏.养血清脑颗粒对偏头痛患者微循环和脑血流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4(4):.

[4]徐建华,胡喜招养血清脑颗粒对偏头痛8O例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J:.江西中医药,,33(6):14

[5]J郭志军,高秀梅,埭利源,等.养血清腑颗粒埘自发性高m压人鼠(SHR)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的影响l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7(2):8.

[6]事晶,高秀梅,张们礼,等.养血清呐颗粒对肾性高血大鼠血压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lJj.tP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16(1):20.

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第6卷第5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zhoubdf.com/afhzz/127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