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感悟本草”
一起传播实用中医文化,一起感悟中医
上吐下泻,又有怕冷、发烧、打喷嚏、流鼻涕等感冒症状,往往是太阳、太阴合病,也就是外感风寒夹带着肠胃问题,或湿滞,或食积。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夏季一般用藿香正气系列,其他季节首先考虑用午时茶颗粒。
一、霍香正气系列
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一个方子,叫霍香正气散。现在有霍香正气水、霍香正气丸、软胶囊,还有比较容易入口、见效又快的滴丸。这个药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当外感风寒的时候,可能还会出现头痛、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等症状。
成分功效:1、霍香,芳香化湿,健脾理气,还有解表功效;2、陈皮、半夏,被称为“二陈汤”,行气降逆化痰,和胃止呕;3、茯苓、甘草,健脾利湿……诸药合用,一是驱寒解表,二是燥湿健脾,内外兼治。
夏季最容易得外寒内湿的感冒,此时就可以用藿香正气系列。那么如果在其他季节碰到这类情况,该怎么办?那就轮到午时茶颗粒登场了。
二、午时茶颗粒
午时茶颗粒治疗的症状和藿香正气比较类似,但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在对治外感风寒同时,藿香正气解决的是寒湿,午时茶则解决内伤食积——就是胃里不舒服,感觉很满还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成分功效:1、藿香,同上;2、苍术、山楂、枳实、六神曲、麦芽,主要健胃消食;3、防风、紫苏叶,辛温解表;4、羌活、白芷,发散风寒、通痹止痛;5、厚朴、藿香、陈皮、枳实,行气健脾和胃,还可祛湿;6、柴胡,和解表里;7、川芎、连翘、甘草……各药调和,一方面解表驱寒,另一方面调理脾胃。
凡是有上吐下泻的,同时又有感冒症状的,夏天一般用藿香正气系列,而在其他季节,就用午时茶颗粒。为什么会叫“午时茶”呢?它里面用了红茶,健脾暖胃。由此可见,茶亦可入药。
案例分析
案例1
有一年,我和几个师兄出去玩。回来在机场的时候,好几个师兄都出现了感冒症状,明显感觉不舒服,头疼脑热。当时就是大夏天,我就马上给大家用藿香正气系列。用了之后也就是半小时左右,在等飞机过程中,症状就已经缓和了。所以凡是表证,要用得及时,不要拖。
我们平时有些观念,往往是以偏概全的。有人会说:感冒了没关系,就扛着吧,这个病没有药可以治,也不需要治!这个其实是不对的,像这个太阳太阴合病,又吐又泻的,整个人就虚掉了,没有个三五天根本就缓不过来。还有人说感冒了就要多喝水,这些话其实都是不合理的。像太阳太阴合病,你去喝水看,根本喝不下,不喝水都要吐,还往里面灌水?!还有人说感冒喝点姜汤下去就行了,像这个病,不仅要解表,还要解决内湿的问题,光喝姜汤也是无用的。
以后孩子如果碰到了感冒的同时,又有上吐下泻,特别这个肠胃症状非常明显的话,那我们就要考虑他是太阳太阴合病,我们要用藿香正气滴丸。
案例2
有一年,我跟几个朋友到厦门开会。结果一路上坐车时间太长,晕车了,到了那边人很难受,胃里有点恶心,吐也吐不出来,一点也没胃口。我本来想着没关系嘛,我自己也是中医,到了那边随便买点小柴胡之类的。如果没有午时茶可以买小柴胡,随便买个药不就解决了吗?没想到我们跑去,是安排到山里泡温泉,结果住的地方前不着村后不挨店,根本就买不到中药。而且到了也已经很晚了,那怎么办呢?我到了住的地方以后,发现有茶,一看还是红茶!我想红茶也行,马上就泡了一杯。喝了两杯下去,胃就舒服了。
所以大家记住,不要人云亦云,很多说法都是有问题的,比如“喝中药不能喝茶”,还有一种说法“中药就是伤胃的”……等等奇怪的说法。那么我说难道中药就不能治肠胃病了吗?这个都属于胡说八道。另外有一个治疗慢性头痛的药,叫“川芎茶调散”,这个药里面也有茶。而且这个药古方中讲得很清楚,就需要茶水来调和,所以叫“茶调散”。
法鸿:民间中医,佛弟子,感悟中医群主,近年来致力于中医文化的实践与传播。
长按右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