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恩贝(,SH)宣称要专注于发展自己的中医保健产业,从年开始实施“瘦身”,“现金奶牛”江西珍视明制药(以下称“珍视明制药“)已“出表”。抛售了一些公司的主要资产,康恩贝得到了大量的投资回报,但康恩贝的营收却在不断下滑。统计数字表明,截至到年1至9月份,康恩贝的营收同比下滑8.68%,而扣除了公司的经营收益后,该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幅为9.82%。而自护产品作为其重要的经营领域,其营收也较上年同期下滑了20%。
康恩贝董事会在一次电话会议中宣布,公司到年度的收入将达到70亿元,净利润万元。比赛进行到四分之三,但盈利目标才刚刚达到三成。对于经常“甩包袱”的康恩贝来说,“珍视明”的下一步呢?那么,还有什么能够支撑公司的表现呢?
七亿纯利润的时间越来越近了,但指标却只有百分之三十。
根据康恩贝第三季度报告,截至到年1-9月份,公司实现营收44.88亿元,同比下降8.68%,与去年同期剔除珍视明公司(本期不再纳入康恩贝合并报表范围)营收后可比口径增加9.82%;本期公司实现每股收益2.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9%。康恩贝到年三季度的营收为14.07亿元,与年三季度相比下滑12.37%;扣除珍视明公司出表因素后可比口径增长10.21%;实现净利润.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8%.
销售“珍视明”对康恩贝的营收产生了明显的冲击,这一事实在今年的上半年报告中得到了证实。上半年,公司营收28.46亿元,同比下滑8.77%。
康恩贝公司公布的是,在年九月,公司将其42%的股份转移给了公司。当年十二月,由华平和众生制药等五大企业联合收购了该公司的股份,最终以16.8亿元的价格成交。康恩贝在股份转移后,仍然拥有38%的珍视明股份,成为其唯一的第一大股东,但是珍视明已经不再是该公司的控制机构。
在出售了一些珍贵的股份之后,康恩贝的盈利预测将会在明年实现。根据统计,康恩贝公司年实现了20.09亿元的纯收入,同比增加了.24%。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要求,康恩贝公司通过将公司42%的股份转移至其控制方,从而导致公司年度净利润23.08亿元。
在康恩贝的商业领域,“珍视明”曾经是一头“现金奶牛”。康恩贝公司在年的大品牌大品种工程系列总销售额达43.45亿元,而名医系列产品销量达7.24亿元,同比增长41.38%,仅次于肠炎宁系列的8.53亿元。
为什么康恩贝要卖掉“现金奶牛”股份?独立上市?在多方揣测之后,康恩贝于六月二十一日发表了一份机构间的互动关系表格,表示,公司将在将来谋求独立的发展,并根据计划进行新一轮的增资。
一名业内消息称,如果此次增发成功,康恩贝的股权将会进一步减少,但是子公司的挂牌仍会为母公司带来资金流入。
回到康恩贝,据说它的管理人员在电话会议上说,它的目标是在年度的收入70亿元,净收益为亿元。预计到年,公司收入将达亿元,净利润将达10亿元,跻身中国医药行业排名第八。
相比之下,康恩贝在头九个月的盈利指标只达到了30%的预定目标。时间已经到了最后期限,康恩贝还能做到吗?为此,记者曾数次致电康恩贝证券部门,但均无人接。
自护用品销售收入下降20%
康恩贝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医药企业,于年登陆沪市创业板,以研发、生产和营销为主。现已基本形成了以传统中草药为主,以原料药、配方、保健等特色化工为主的新型医药产品。
根据其半年度报告,康恩贝及其附属企业生产的药品有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散剂、注射剂、冻干粉针、口服液、糖浆剂、软膏剂等二十余种,还有缓释、速是等新药,生产、销售的药品以呼吸系统、消化代谢、心脑血管、泌尿系统、抗感染和肌肉骨骼系统等为重点,大健康产品主要包含保健及功能性食品、日化用品等,涉及非处方药、健康消费品、处方药、原料药、饮片等多个大健康业务板块。
从年七月开始,康恩贝的控股股东由浙江省中药卫生实业有限公司转变。康恩贝公司将“创建中医健康产业的企业平台”列为公司今后五年发展的战略,并将其业务布局从“非处方药品”和“健康消费品”拓展到了自身的医疗服务领域。
但是康恩贝在其自身护理用品领域的营收却出现了下降。资料表明,康恩贝自护自护产品在1~9月份的营业收入为18.88亿,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20.66%,扣除公司出表因子后可比口径增长10.8%。其中,“康恩贝”肠炎宁的销量增长11.62%,而“金奥康”牌肠溶胶囊的销量较上年同期增加29.81%;“康恩贝”品牌健康产品的销量较上年同期增加39.04%。“金康速力”牌乙酰半胱胺酸泡沫胶囊在处方药品中的销量较上年同期增加20%左右;“至心砃”牌镇痛通心丸的销量较上年同期增加16.68%.
另外一项统计数据表明,在年1-9月,康的主要品种工程项目已实现营业收入27.77亿元,与去年同期扣除爱美公司的销售收入后可比口径增长10.91%。
经常“甩包袱”的“瘦身”方式
据钛传媒APP了解到,自年起,康恩贝一直在“卖卖卖”,专注于公司的中医大保健领域的发展。其在卖掉了42%的珍视明股份后,又相继将迪耳药业,贵州拜特,兰信小贷等部分股份。近日,康恩贝发布了一则声明,拟将旗下贵州拜特旗下一家位于贵阳市白云区麦架镇白云北路横支路的地块及厂房等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拍卖,挂牌价为1.21亿元。
其实,贵州拜特公司曾经也是康恩贝公司的“功臣”。康恩贝之所以能买下贵州拜特,就是看中了贵州拜特的主打产品——丹参川芎嗪。对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比如脑血不全、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其它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导致的胸闷、心绞痛、心肌梗塞、缺血性中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特别是实行“两票制”之后,年和年,贵州拜特的业务在康恩贝公司的营收中所占比重达到了20%,而在公司的营收中,则有48%的营收来自于公司的46%。贵州拜特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以其生产的主药——丹参川芎嗪,多年来,贵州拜特公司的总营收超过95%。从贵州拜特公司购买以来,康恩贝每年从贵州拜特公司获得了21.13亿元的现金。
但自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了严格的用药监管和医保支付制度的调整,加之市场环境的改变,丹参川芎嗪的销量持续大幅下滑,至年下半年起已几无市场销售,且难以扭转,致使贵州拜特公司年经营状况严重下滑,面临着严重的运营困难。年12月,贵州拜特停止了丹参川芎嗪的生产,年2月23号取消了它的注册,其它的药品从年12月底开始全部停止。最大的冲击是康恩贝公司自其年第一次财报中出现了亏损。
贵州拜特难以逃脱被出售的厄运,但是贵州拜特因在挂牌期间没有找到有意的买家而将其转让出去。之后,康恩贝的控股子公司云南康恩贝希陶制药(简称“希陶药业”)将%的贵州拜特股份转让给了希陶制药,而贵州拜特则是其控股子公司。
而康恩贝则继续加大对中医保健领域的投入。去年九月,康恩贝将其控制的浙江奥托康医药有限公司所拥有的奥托康公司%的股权转让给了其万元;之后,他还买下了中药公司66%的股份。另外,三季度报告还表明,康恩贝公司经营活动的净利减少.05%,这是因为公司将中药饮片公司和奥托康公司的股份用于购买其所需的资金。
一名制药业的专家认为,在未来的发展中,康恩贝将会是下一个“珍视明”。但现实是,汤臣倍健比康恩贝更早地进入了医疗保健领域,而其他新兴的医药公司,也在追赶着康恩贝,这已经是一片红海了。另一方面,康恩贝旗下的几大大品牌,还没有一款能跟丹参、川芎嗪相媲美的药品,在这方面,还真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