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花角黎斗时新,
今日谁家酒不樽。
堪笑江湖阻风客,
却随蒿叶上珠门。
它的内涵古老神奇,博大精深;它细致精巧,功效斐然;它寄予了中国人的美好寄托,代代相传几千年;它在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它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香包。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香包在传统文化中是定情之物,它传情达意的密码多种多样,含蓄且优美。一针一线,蕴涵着无限柔情。相恋男女以香包作为馈赠的信物,来表示爱慕之情。
情人要出远门时,女子会缝制香包让他带在身上,保佑他旅游平安,同时提醒他早日归来,家里有人,在倚门守候。
保护孩子的功效,使得香包成为了一种吉祥的象征。
五月俗称毒月,蛇虫鼠蚁横行。夏季闷热,人们大多室外休息,小孩皮肤嫩,最易受到伤害。根据风土志记载,农历五月五日为阳极之日又叫中天节,有制造各式各样避邪物的风俗。
《荆楚岁时记》和《风俗通》上也有记载,用五色彩线系着一个装满艾草,雄黄和檀香粉末,混合香料的小布袋给小孩挂着,防止毒虫侵扰,有袪毒避邪的功用,可使他长命百岁,叫它做“长命缕”。
送孩子,送一份保护,健康成长;
送给她,送一份柔情,如斯相伴;
送给他,送一份含蓄,心唯有卿;
送老人,送一份健康,防病健身;
送一个香包,传递一份心意,表达一下关心,传递一份祝福。
祛邪祈福,是人们对于香包的功能需求。而隐喻象征,则是香包文化千年传承的内涵。
香包(sachet),古代称“香囊”,也叫馨香、佩帷、香袋儿等。它是用彩色丝线在彩绸上绣制出各种图案纹饰,缝制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小绣囊,内装用多种浓烈芳香气味的中草药研制的细末,以作节令志庆、生活实用和观赏品玩用。
芳香避秽,是香包的主要功效之一。孙思邈《千金要方》讲:“避疫气,令人不染”。
中草药具有一定气味,与其性味相关,也是其功效的物质基础。一些中药天然芳香,沁人心脾,如艾叶、藿香、薄荷、山奈、川芎、当归、苍术、白芷等。闻之则提神醒脑,通鼻开窍,并具有驱虫消毒、避疫、防病的功能,对预防流感和疾病有一定作用。
夏季的气候特点是湿温,细菌容易滋生,各种致病微生物繁殖增加,而香囊则有杀菌和提高身体抵抗力的作用。于是我国南方很多地方都有端午节挂香囊的习俗,这也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将香囊挂在自己的寝帐中,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还能熏染、净化空气,对身心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三溪堂秘制纯中药香包,今夏最好的伴手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